在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中,有许多吸收宗教元素的装饰,宝相花就是其中之一。宝相花又称宝仙花、宝莲花,所谓的“宝相”是对佛像的尊称,宝相花是一种理想的花型,充满了一切纯洁、神圣、端庄等美丽形象,也就是说,虽然宝相花描绘的是花,但并不是特别指单一的花型,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图案,有花一样的美,但并不真实。
宝相花集莲花、牡丹、菊花等花卉的特点于一体,还夹杂着地中海地区的忍冬、卷草纹,以及中亚的葡萄、石榴等,优雅华丽,最受盛唐喜爱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金银器、纺织品、瓷器、铜镜等领域,营造了盛唐的气氛。
宝相花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虽然可以追溯到古代还没有太久,但是佛教诞生于中国,因此被认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。更重要的是,它在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。唐初,宝相花瓣由莲花母花瓣与其他图案相结合演变而成。与盛唐时期的宝相花相比,它们相对简单。可以直观地看出,它们诞生于佛教的“莲花化生”,象征着远离习俗、干净无染的思想。
然而,在盛唐贞观时期,宝相花的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装饰意义越来越强烈。除了莲花,还有牡丹的特点。花瓣的多层次排列,从现实到抽象,越来越繁文缛节和华丽,氛围饱满,各种图案组合自由,充满变化。此时,没有明显的莲花,其造型的装饰变化达到了顶峰,华丽而庄严,彻底摆脱宗教意义,融入世俗,大俗大雅,成为大众之花,象征吉祥幸福。
[tag]花语大全[end]
花语大全